11月13日至17日,第30届“21 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杭州圆满举行。英文学院2023级英语专业徐子晴、翻译专业陈可两位学子,与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百所重点高校的350名顶尖选手同台竞技,历经多轮高强度比拼,凭借沉稳自信的台风、逻辑缜密的表达与深刻独到的观点,双双斩获国赛二等奖。这是我校自参与该赛事以来,首次实现国赛奖项突破,标志着学校英语学科实践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为由中国日报社于 1996 年发起创办的国家级标杆赛事,“21 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凭借严苛的评审标准、前沿的命题方向,成为国内高校英语教学成果展示的核心平台,也是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内赛事之一,已连续多年列入我校学科竞赛重点赛事目录,其赛事含金量与行业认可度广受高校与用人单位青睐。
本次国赛设置多轮淘汰制环节,对选手综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首轮采用“1v1现场PK”模式,两名选手围绕同一随机命题完成2分钟即席演讲,评委现场打分决选晋级资格,我校两名学子凭借敏捷的思维反应与精准的语言表达,均以小组优势顺利突围;第二轮则以“Living within and beyond the 21st Century”为核心主题,涵盖4分钟已备演讲、2分钟即席演讲及2分钟评委问答三大模块。比赛中,徐子晴以自身英语专业学习经历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探讨“新时代英语教育如何助力未来人才培养”,观点兼具个人温度与时代视角;陈可则从土家族文化传承出发,以“民族故事里的人类共同价值”为脉络,将家乡非遗文化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联结,展现出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二人的精彩表现多次赢得现场评委与观众的掌声。
从3月校级选拔赛启动至11月国赛收官,本次备赛历时8个月。过程中,教务处、英文学院领导多次召开备赛推进会,协调教学资源;英语语言实践工作坊选派李燕老师(22109)全程开展精准指导。从初期的选题立意打磨、演讲稿逻辑梳理,到中期的口语发音矫正、肢体语言设计,再到赛前冲刺阶段的模拟对抗训练与心理疏导,李燕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陪伴学子攻克备赛难关。两位选手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修改稿件、模拟赛场场景,最终实现了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赛事成绩的取得既是选手个人努力、指导教师专业付出的成果,更是学院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
未来,英文学院将继续以国家级赛事为抓手,完善“课堂教学+ 实践训练+竞赛培优”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更多学子在高水平赛事中崭露头角,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注入新动能。

(图/文:李燕 校对:曾维民 刘媛媛 审核:蒋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