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视野遇上前沿学术,当名校资源对接个人成长——10 月15日中午,西安翻译学院24-25级国际班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含金量拉满”的线下交流课!本次《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学术交流——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对话课》,特邀西交利物浦大学专家团队坐镇,用一场深度对话为同学们的国际化成长之路注入新能量。
一、初见:课程核心信息速览
这场40分钟的线下交流,从一开始就充满“国际范儿”。无论是主讲嘉宾的专业背景,还是课程的精准定位,都紧扣国际班同学的成长需求:
主讲天团:西浦创业与企业港助理教授Khalid Akhal领衔,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商务拓展总监刘佳、招生负责人廖雅婷全程助力,覆盖学术、产业、招生全维度;
面向群体:24-25级国际班全体同学,精准匹配留学规划、跨学科深造需求;
时间地点:10月15日(周三)12:40-13:20,西区4109T教室,一场“午间黄金档”的学术盛宴;
二、深度对话:从学术理念到实践资源,干货满满!
课程没有冗长的理论堆砌,而是以“分享 + 互动 + 资源对接 的节奏,让同学们沉浸式吸收国际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养分。
1. 教授主题分享:解锁国际创新与学术密码
Khalid Akhal教授以《国际语境下的创业创新与学术研究——从理念到实践》为主题,带来了一场“接地气”的前沿分享:
揭秘西浦 “中英合办” 的国际化教育模式,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国际高校的教学逻辑与学术生态;
拆解西浦创业与企业港的运作机制——原来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需要从“创意”到“落地”的全链条支持;
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商业等热门领域,用真实案例讲解“跨学科研究”如何打通学术与产业:比如 AI 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商业,数字化工具如何提升创业效率;
更贴心解读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硕士专业(如人工智能、创业与创新),重点强调“国际申请制”的优势 —— 跨学科背景也能申请,给想转专业、拓领域的同学吃了 “定心丸”。
课堂上还藏着小惊喜:教授团队带来的“Water Bottle Challenge”互动练习(将水瓶拆分为瓶盖、吸管、瓶身三部分发散创新想法),让抽象的 “创新思维” 瞬间变得可操作,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脑洞,氛围热烈。
2. 互动问答:你的困惑,专家来解!
“教授,跨专业申请西浦硕士需要提前准备哪些科研经历?”、“留学文书里,国际班的双语学习经历该如何突出?”、“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面对同学们抛出的学术规划、留学准备等问题,Khalid Akhal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一一拆解,刘佳老师则从产业视角补充职业发展建议,现场干货不断,不少同学边听边快速记录要点。
3. 资源对接:打通 “留学申请” 最后一公里
课程尾声,廖雅婷老师(西浦创业家学院招生负责人)带来了“硬核福利“:详细讲解西浦硕士申请流程、材料准备清单、奖学金政策,甚至提醒同学们“如何规避申请中的常见误区”。这不仅是一场交流课,更像是一次“一对一”的留学规划指导,让同学们离“国际名校梦”又近了一步。
三、收获满满:这场课,给国际班同学的“成长礼包”
认知升级:对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创新创业生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资源链接:直接与西浦教授、招生团队建立联系,后续学术交流、申请咨询有了“绿色通道“;
能力赋能:跨文化沟通的自信被激发,面对外籍教授提问不再胆怯,创新思维也在互动中得到锻炼。
结语:以国际视野,赴成长之约
“我的最大乐趣是桃李满天下“—— 正如课堂上传递的教育初心,这场交流课不仅是西安翻译学院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优质资源的一次碰撞,更是国际班“赋能学生成长”理念的生动实践。
对于 24-25 级国际班的同学来说,这只是国际化成长路上的一个起点;而对于西译国际班而言,未来还将搭建更多此类优质平台,让“中文英文两开花“ 的底气更足,让 “本硕连读、走向世界” 的梦想更近。
如果你错过了这次交流,别担心!后续国际班还将推出更多国际学术交流、留学规划指导活动,持续关注,下一场成长盛宴或许就在眼前。
撰稿:杨晨 张灵云

